[人工智能對傳統制造業轉型的影響]“機器換人”讓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
“職場的‘同事’越來越多地變成了機器人。 ”在云龍糧機工作十多年,現任技術總監管文武見證了企業“機器換人”的變遷。
作為糧食機械生產行業的龍頭,云龍糧食機在生產智能更高的機械的同時,加大投入,改進技術,持續推進數字化轉型自動化生產和智能化升級。
“目前,企業已將機器人平面關節精密重載組裝,建成新型智能農機裝備生產線5條。 ”管文武表示,“機器換人”不僅為企業降本增效,而且使生產流程更科學規范,產品質量更精準可控。
像云龍糧機一樣,如今走進阜陽很多工廠,人頭攢動,看不到工人來往的生產場景了。 相反,機器揮動手臂,裝運車輛穿梭,一臺強大的工業機器人出現在生產線上,代替人完成危險復雜繁重的工作,一些行業的龍頭企業正在建設智能工廠和數字工廠。
阜合現代產業園區安徽江淮汽車阜陽分公司焊接生產車間,9臺焊接機器人熟練,操作準確,輕松完成了原至少20名工人的工作量。
在阜陽界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安徽強旺集團全自動生產線實現了從生產到灌裝的各個環節自動化,每條生產線只有一名工人常態巡查。 企業職工人數從1200多人減少到200多人,產能從原來的日產200多噸上升到現在的600多噸。
安徽省金種酒行業已實現無人智能灌裝,中航開樂工廠70%以上的工作由機器人完成……通過自動化裝備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讓“技術紅利”替代傳統“人口紅利”,工業機器人為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
從“機器換人”到智能制造,從數字化工廠到“未來工廠”,在數字化浪潮席卷而來的今天,我市始終把數智能能源作為新“智能制造”最強大的引擎。 為了撬動全行業智能化技術改革,我市加大了政策獎補力度。
目前,全市累計推廣工業機器人900多臺,今年推廣200多臺; 全市建設6個省智能廠40個省數字化廠的301家企業通過信息化工業化“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認證。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