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凈行者不入涅槃]《隱入塵煙》佛教如何修行解脫之道
從《隱入塵煙》佛教如何修行解脫之道?
最近一部聚焦西北農村故事的電影《隱入塵煙》,沒有偶像,沒有神的迷茫和反轉,以其樸實真摯的內容打破了圈子。
如果問,什么能引起人的強烈共鳴?答案是:太苦了。電影里沒什么苦,生活的苦都寫了。
影片中,西北大地的藍天黃土,充滿了蕭瑟的底色。馬友鐵給哥哥干了一輩子,窮得連立足之地都沒有。曹身體殘疾,處處被人恥笑,被哥哥嫂子嫌棄,常年住在漏雨的窩棚里。生活底層的兩個人在互相照顧,在種田播種孵雞蓋房子收割麥子中日復一日地享受著生活的艱辛和美好。他們就像扎根在西北的麥苗。它們的軀干柔弱柔軟,卻能毅然面對天空。
佛陀證悟之初,向眾生揭示了八種正確的修行方法,稱為“八義”,導致涅槃和解脫。對于普通世俗的人來說,“自制潔身自好,明白八義”對于我們的生活或者事業也有著非常積極的借鑒意義。
何為義?是對世界真理各種運行規律等的正確認知。以及其他七種正道的基礎。
正芳
什么是正念?觀察思考自己的所見所聞,消除妄想,斬斷邪念,凈化自己,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法。
什么是積極的語言?遠離廢話二語臟話冷嘲熱諷的話語,經常把它們作為真實委婉柔和有思想的話語,這就是所謂的正面話語。沒有證實的事情不要隨便說,不要罵人,不要說虛假的甜言蜜語。這就是正面詞的內涵。
什么是正念?永遠記住正念,這樣正念就不會被忘記,正念就永遠存在。
在正念的指引下修行,進入無漏清凈的禪定。心靈的法則是一切外來的東西都不能打擾你。
佛陀的“硬道理”并不意味著我們應該消極地對待生活。相反,它們旨在喚起世界對生命的真實認知,鼓勵人們克服痛苦并根除痛苦。當一個人有了正確的知識和見解,就能對是非善惡真假作出正確的思想判斷,通過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作出正確的行為,為正確的目標而奮斗,長期培養善念和智慧,生活在一種純凈無漏的禪定之中。
作為佛陀的弟子,我們應該誠實地信仰和遵循八義的真理,擺脫無知的煩惱,獲得清凈快樂的生活。
發表評論